靜觀一個沒有救贖的髒污世界:楊小娜《水鬼》

去年十二月,終於讀完了亞裔美籍作家楊小娜 (Shawna Yang Ryan) 的小說 《水鬼》(暫譯,Water Ghost)。開始讀這本小說是去年四月的事情,那個時候的我正經歷著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最艱難的階段,意識到再怎麼用力與衝撞,最終只能期盼幸運之神的眷顧——物事的成全有時候及懸在你摸不到也猜不透的緣分裡。舉步維艱的時刻,我決定先帶著芝麻從東岸到加州的沙加緬都 (Scramento) 找君翊,而那裡正是《水鬼》故事裡的發生地。

看展的下午 x 史丹佛坎特藝術中心

看展的下午 x 史丹佛坎特藝術中心

上一次看展覽,是去年十二月的事情。秋冬之際,回台灣休息一個月,易嫺邀我一起去了展在北師美術館的「光——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」。2021年正逢台灣文化協會創立滿一百週年,而「光」這個展爬梳的正是日治時期由文協所引領的台灣藝術與精神樣貌。

靈魂的形狀

MPlus云閱讀 4/13/2022|原文點此

《摺紙動物園》中文版書封。

在生活的重大轉接之際,我重新開始閱讀華裔美籍小說家劉宇昆 (Ken Liu)的短篇小說集《摺紙動物園》。這部小說集裡的同篇名故事〈摺紙動物園〉讓劉宇昆在2011年時獲得了美國科幻文學界的星雲獎,隔年再度榮獲了雨果獎與奇幻文學獎。雖然囊括了許多科幻文學獎項,劉宇昆的創作其實不受「科幻」這個文學類別的限制;他的小說雜揉了歷史與科技,移民與離散經驗交織著國族記憶與暴力,浩瀚的奇幻太空映照著個人卑微卻深邃的情感。

《火焰中的祖宗容顏》:說一個部落、山林與「國家」的故事

作者 張依婷

獨立評論@天下 2/22/2021|原文點此

《火焰中的祖宗容顏》這本書裡,阿里山地區的山林不只是作者伐依絲・牟固那那(faisʉ . mʉkʉnana)童年往事裡的背景,而是與牟固那那本人及部落相連的生命共同體。無論是yoyohu(友友湖)和lalauya(樂野)之間的稜線台地,從石桌到hopiyana(奮起湖)之間的杉樹黑林,還是散佈在山腰各處的野山櫻花──作為鄒族人「母親山」的阿里山與其自然地景,跟著族人見證了殖民暴力,還有無法被暴力完全消滅的原住民族韌性。

走向綺麗荒涼的生活:讀李維菁《人魚紀》

作者 張依婷

獨立評論@天下 6/6/2020 |原文點此

讀李維菁的散文與小說,不難發現在她的文學宇宙裡,創作與生活相互依傍,不講傳統文人推崇的超脫世俗,卻向生活的質地裡扎根,即使所謂生活即是在對事物有所鍾愛之時,又有無盡的自我厭惡;是遭受性騷擾與歧視的憤怒當下卻無能為力;或是超時工作活得不成人形時,卻繼續臣服於體制,成為那偽善的自己。

2019年出版的《人魚紀》裡,李維菁以國標舞為主軸探索都會的女性生活經驗,誠實面對藝術體驗與生活之間的緊張關聯。小說探討父權社會裡的兩人配對、異性邏輯,思索身體在各式權力網絡裡泅泳的同時,也捕捉個人對生活的熱情所製造出的繽紛浮光。

「當女同不好嗎?為什麼要當異男啊」:作為一個跨性別者的兩難

文|張依婷

女人迷 Womany 2019/09/05

「跨性別」,無論是作為一個抽象概念、自我認同、生理特徵,都挑戰著我們對於性(sex)、性別(gender)與性向(sexuality)的認識。今年通過同婚法案的台灣,對於同志與同性戀等概念已不如以往陌生。但是,我們對於跨性別夠理解了嗎?

在美台灣老師:政治歸政治?無法與政治拆分的日常

文|張依婷

女人迷 Womany 2019/03/9

C 問我下課後能不能講中文,我說:「可以啊,只是我通常不喜歡跟學生講中文,因為怕被佔便宜,也擔心遇到對台灣身認分同反感的中國學生。」她說:「但其實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講到政治或國籍啊。」

並不是每件事情都要講到政治,但政治卻緊密連結著我們日常生活。我無法說 C 說的是錯的,卻也無法完全認同。